|
 |
|
頭銜:金融島總管理員 |
昵稱:大牛股 |
發(fā)帖數:112541 |
回帖數:21868 |
可用積分數:99824075 |
注冊日期:2008-02-23 |
最后登陸:2025-04-30 |
|
主題:消費電子已不能滿足藍思科技野心?
6月22日,靠做手機玻璃發(fā)家的藍思科技大跌5%。
市場紛紛推測,這與近期硬件產品大幅砍單有關。
作為蘋果、三星、小米、OPPO等品牌的供應商,6月21日,針對投資者在互動平臺提出“是否收到手機廠商減少訂單通知”的疑問,藍思科技表示,“公司生產經營正常開展?!?br /> 藍思科技靠做手機玻璃發(fā)家,拿下大客戶蘋果后一路飛升。
2015年上市后,創(chuàng)始人兼董事長周群飛,憑借所持市值高達420億元的股票,躍升為當年的中國女首富。
2021年1月,藍思科技市值飆升至1775億,而截至今年6月22日,其市值僅剩533億元,且已連續(xù)2個季度錄得虧損。
周群飛正在經歷陣痛。
依賴成疾
2022年Q1,公司實現營收93.34億,同比減少22%;凈虧損超4億元,同比下降134%;毛利率僅11.24%。
財報一出,滿堂唏噓。
從其2021年的產品營收構成來看,“中小尺寸防護玻璃器功能組件”占比70%,營收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。
作為手機和平板等的前后蓋玻璃,也是藍思科技得以發(fā)家的核心產品。
現年52歲的創(chuàng)始人周群飛,蛻變之路為人津津樂道。從中學輟學的廠妹到中國女首富,正是看準了這片小小手機玻璃。
初到深圳,周群飛在廠里加工手表玻璃。2003年,手機行業(yè)興起,周敏銳地扎進藍海,成立藍思科技,專做手機玻璃。
2007年,蘋果帶著最新款的手機iPhone入場,其可實現鍵盤式輸入的玻璃觸摸屏的供應商正是藍思科技。
起初,藍思科技隨著蘋果手機的爆發(fā)而增收,2015年上市時,其營收已達172.27億。周群飛也在那一年成為中國女首富。
直到2021年,蘋果依然是藍思科技最大的客戶,銷售額約301億元,占年營收的66.5%。
“果鏈巨頭”的名號,一叫就是十數年,個中滋味冷暖自知。
大客戶強依賴,議價能力就有限。
公司營收雖增長,毛利率大幅下滑8.52個百分點。其中,主營業(yè)務“中小尺寸防護玻璃器功能組件”尤甚,毛利率減少10.27個百分點。
不只如此,企業(yè)興衰也系于他人。
蘋果公司在2016年時,罕見出現過營收和凈利雙降,藍思科技也業(yè)績巨降,當年一季度營收同比下降35.8%。
周群飛回應過她的苦衷,過度依賴蘋果、三星,是因為和國內品牌合作利潤較低,如果占比過高會拉低公司的整體利潤。
2021年,歐菲光被踢出蘋果供應鏈,立刻陷入虧損,市值大幅縮水,更是成為前車之鑒。
開辟新路
消費電子行業(yè)天花板漸顯,周群飛急于跑出一條新路,她正加大對智能穿戴設備、電動汽車組件、光伏玻璃等項目的研發(fā)投入。
藍思科技也步入艱難轉型期。
瞄準智能穿戴設備,藍思科技早有計劃。
“不再局限于手機一個終端,將來很多智能終端都可以用我們的產品,這將是藍思科技新的利潤增長點。”2019年時,周群飛公開表示,隨著5G的應用與推廣,藍思科技產品的應用場景和市場空間將得到很大的延伸與擴張。
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統計數據,2021年全球可穿戴設備(智能手表、智能腕帶、無線耳機等)出貨量達到5.34億臺,較2020年的4.45億臺增長20%,預計2024年出貨量可達6.32億臺。
2021年,公司“新材料及其他產品”營收65.2億元,占比14.4%。
在智能汽車領域,電子化、新能源化、輕量化已成為行業(yè)發(fā)展趨勢,智能駕駛系統、新能源管理系統等模塊成為汽車的心臟,催生了車載觸控顯示面板、新型B柱、新型汽車玻璃、充電樁等新市場。
根據CleanTechnica網站公布的數據,2021年全球新能源車型累計銷量近650萬輛,較去年同期增長108%,隨著電動化、智能化需求增長,電子零部件占整車的成本將達60%-70%。
周群飛也積極布局智能汽車業(yè)務。
目前,特斯拉、理想、蔚來等超20家海內外車企,均為藍思科技的客戶。
拓展新領域,她舍得投入。
2021年,藍思科技研發(fā)支出21.34億元,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,同比大增48%。
費用大幅增加,疊加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等因素,2021年,藍思營收452.68億,同比增長22.55%,但是,凈利潤僅為20.7億,同比下降57.72%。
曙光初現
汽車玻璃,是周群飛下一場重頭戲。
用于汽車玻璃的“大尺寸外觀及功能組件”,其收入已占藍思科技總營收的約13.8%。
她對新型超大尺寸玻璃進行了單獨的產能投資,計劃投入45.31億元建設“長沙(二)園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設項目,達產后將每年新增車載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萬件?!?br /> 最新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指出,上述項目的預計達產時間為2022年12月31日。
有的研發(fā)項目初見成效。
“大尺寸 3D 玻璃產品開發(fā)”目已量產,藍思科技在車載曲面顯示領域的技術優(yōu)勢,有望爭取更多客戶訂單。
“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黃花園區(qū)的車載項目都在緊張地進行大玻璃設備的調試,此外上海臨港的汽車項目也會積極推進?!贝饲?,公司在投資者交流活動中透露。
不巧的是,新業(yè)務尚在開拓期,成熟業(yè)務也承受重壓。
就在6月22日,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,Meta推遲了2024年之后所有新耳機、AR、MR硬件項目,并將2022年的出貨量預測下調40%。
郭此前預測,安卓機將砍單2.7億部,5G處理器廠商高通附帶降價30-40%,并預估三星、OPPO、vivo等出貨量均有大級別下調。
這種下行趨勢,對藍思業(yè)績構成了新威脅。
“即使在消費電子低谷期的2018年,我們訂單依然呈飽和狀態(tài)?!敝苋猴w曾公開表示。
當困境卷土重來,面對這次產業(yè)鏈中游的“砍單危機”,藍思科技又能否扛過去?
周群飛面臨的,是守舊和拓新的成效檢驗。
【免責聲明】上海大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僅合法經營金融島網絡平臺,從未開展任何咨詢、委托理財業(yè)務。任何人的文章、言論僅代表其本人觀點,與金融島無關。金融島對任何陳述、觀點、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其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確或暗示的保證。股市有風險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相應責任。
|